“考察應聘者的內在氣質,公司還設計了一些實際場景!蓖蹙S嶺舉了一個例子,應聘者到公司后,一名工作人員會把他從門口領到會議室,在會議室里轉一圈,再把他從會議室中領出來。這就是測試題目,讓應聘者描述一下自己在幾分鐘內都看到了什么?有的應聘者,能詳細地說出從一進門到會議室都看到了什么,而有的人則說不出來。通過這個簡單的測試能看出,那些能夠具體生動地描述所見的人,能很好地調節心態,讓自己很快地放松下來,通常被認為是充滿自信的人。
應聘者的內在氣質,還包括回答問題時的分寸感、邏輯性等。
王維嶺說,用人單位主要是考察應聘者在回答問題時,是否經過嚴密的思考,答案是否客觀、恰當等。許多應屆畢業生在這方面做得較差,他們通常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在回答公司提問時,為了能獲得職位隨意夸大自己的能力。但是當提問更深入時,他們常常又不能自圓其說。
“面試中,我們更注重考察應聘者是否具備基本的業務素質,一些具體的業務能力主要由業務部門考察!蓖蹙S嶺說。作為面試的最后一步,在基本業務素質的考察中,公司往往仍會設置一些“場景題”,借以考察應聘者的應變能力、工作作風及處事方法。這些場景題,一般都是人人可做的題目,但做好卻不易,而且事先無法準備,很難造假。這些題目幾乎能夠直接暴露自身的實力,求職者如果不小心,很可能前功盡棄。
針對一些應聘者,特別是應屆高校畢業生有較強的理論知識,但實際應用能力差的共性,在面試中,用人單位往往會讓應聘者臨時完成一個小任務。比如,讓他到某個業務部門取一份內部資料等。當然,會在這個過程中事先設置一些困難。有些人就能完成任務,從這個小課題中勝出,而有些人根本完成不了任務。這樣,誰的綜合素質更優秀就顯而易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