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錯誤地把職業理想當成現階段的目標
我們每個人在職場都應該有一個理想,但這個理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很多人往往過分的追逐理想而忽視了要實現這個理想所必須達到的目標。比如你的職業理想是人力資源總監,那你先從人事專員干起,經歷人事主管等職位再實現你職業理想。而很多大學生卻只是著眼于職業理想,而不去實現各個階段的職業目標,那職業理想也就無從實現了。理想是我們的結果,目標是我們的過程,一個連過程都不愿去經歷的人又怎么能談得上得到正確的結果呢?
2、錯誤地把實現目標的手段當成目的
這點我們相信在大學里深有體會。我們上大學是為了什么?有的是為了能夠考研,有的為了能夠畢業了得到一份好工作。那么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肯定是不同的經歷?佳械目赡苄枰焯鞂W習,畢業為了得到一份好工作的可能要多出去兼職實習。我們常常為了考研而拼命學習,結果考研的目的都搞不清楚,結果一個研究生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終究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兼職實習也是為了給自己賺點小錢,卻忽視了應該多通過兼職實習來鍛煉自己的能力,一個天天兼職實習的人卻在畢業了還在為找工作煩惱,這是多么的得不償失。
3、錯誤地把途徑當結果
如有的同學的職業理想是銷售總監,他選擇這個晉升軌跡:銷售代表、業務員-》銷售主管—》區域銷售經理-》銷售部經理-》銷售總監。這個途徑的每一個階段都是為實現銷售總監這個結果而服務的。但有些大學生在做了銷售主管后,就沒有向區域銷售經理的意識和沖勁了,最終銷售主管就成了他追求的職業結果了,那他的銷售總監夢就自然落空了。
4、錯誤地把行業當崗位
我們可以經?吹皆S多大學生的求職簡歷上這樣寫著,求職意向:建筑設計院,建筑施工單位,市政工程公司,與建筑相關的公司,其實他求職的是建筑這個行業。其實我們也知道他不能做建筑行業的所有工作?其實他根本不能,其實連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自己最擅長做什么。而最終錄用他的是具體的企業和具體的崗位。沒有企業目標還可以,但若沒有崗位目標,他又可以做什么呢?又能做好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