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人才網訊 今年以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強化各項措施落實,引導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使農村務工人員的工資性收入有了明顯的增長。截至目前,該縣完成農村勞動力輸出122230人(次),12萬余勞務大軍掙回5.2億元。
今年,全縣20個鄉鎮建立了勞動力培訓轉移機構,加強了培訓與轉移工作的開展;加大了勞務輸出工作的力度。通過縣有線電視臺開設勞務經濟專欄、向全社會發放勞務信息宣傳冊、結合春風行動召開勞務交流座談會、洽談會等擴大了宣傳力度,轉變了勞動者觀念,增強了外出務工意識。強化就近就地就業,向北川工業園招商引資企業輸送勞動力,支持園區企業吸納本地勞動力,實現長期穩定就業。今年以來,向青海石油物探公司、青海堿業公司、橋頭鋁電、青海煤業集團輸出6017人,并實現長期穩定工作。
在鞏固縣域內轉移的同時,主動搜集省內外用工信息,向河北保定、青海平煤、青海石油物探公司、福建正大集團等用工單位有組織地輸出勞動力,今年實現跨省勞務輸出21638人次。鞏固勞務協作關系,在全國各地建立勞務協作點達25個,形成信息搜集、組織人員、崗前培訓、跟蹤服務等“一條龍”服務體系,今年通過勞務協作點搜集信息3700多條,組織輸送勞務工12.3萬人。(作者:趙統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