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種,目光短淺的人。鼠目寸光難成大事,目光遠大可成大器。有句話說得好:“你能看多遠,你便能走多遠。”一個組織的成長,需要規劃,一個人的成長,需要設計。吳德貴說,有生涯設計的人,未必肯定成功,沒有生涯設計的人,一定很難成功!斑^一天算一天”,“哪里黑哪里住”,只看見鼻尖下邊一小塊地方的人,現在“不吃香”,入世后更“不吃香”。
第六種,反應遲鈍的人。當今社會,“遲鈍”就會“遲緩”,落后就要挨打。過去是“大魚吃小魚”,如今是“快魚吃慢魚”。入世后,一個人如果“思維”不“敏捷”,“反映”不“快速”,墨守成規,四平八穩,遲早會被淘汰。
第七種,單打獨斗的人!皩W科交叉、知識融會、技術集成”的現實告訴我們,在當今這個國際經濟大循環的世界里,“孤膽英雄”的時代已經過去,個人的作用在下降,群體的作用在上升。特別是在入世后,要成就一項事業,靠個把人、少數人是不行的,需要一支隊伍,一個組織,一個群體的共同奮斗,需要眾多人智慧碰撞,團隊合作。吳德貴說,“跑單幫”難成氣候,“抱成團”才能打出一片天地。
第八種,不善學習的人。有些人雖然也想學習,但是不知道學習的方法,不掌握學習的技術。吳德貴認為,這種人入世后肯定“吃虧”。處在當今這個學習型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主要是學習能力的差異;人與人之間的“較量”,關鍵在學習能力的“較量”。過去,我們把不識字稱之為“文盲”,未來學家托夫勒說,未來的“文盲”是想學習而不會學習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