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雖然,干什么工作都是為社會作貢獻,大學生上街擦皮鞋、研究生當保姆沒有什么丟人的。但是,一位農村女孩苦讀近二十年,父母花費巨額錢財絕對不是為了讓她當保姆的。
去年《蘭州晚報》報道了大學生上街擦皮鞋的新聞,今天《成都商報》等媒體又報道了深圳一學經濟財務專業的女碩士生當保姆的消息。在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研究生畢業半年多都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迫于生存的壓力,萬般無奈的女碩士生走進了家政公司應聘當保姆。在中國其它地方,有沒有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呢?

如果,僅憑一個女碩士生找不到工作就斷定我們教育體制有問題是武斷的,但60%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能說明我們的教育體制沒有問題嗎?
雖然,干什么工作都是為社會作貢獻,大學生上街擦皮鞋、研究生當保姆沒有什么丟人的。但是,一位農村女孩苦讀近二十年,父母花費巨額錢財絕對不是為了讓她當保姆的。
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學生無法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一方面是高校還在大肆擴招。每年大學生、研究生畢業的時候,中央都要呼吁各級地方政府重視大學生、研究生的就業問題?山涛瘜@樣嚴峻的局面是視而不見,鐵了心要擴招,教委把教育產業作大作強的目的根本不是為社會培養有用人才,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一個大學生一年好幾千的學費,在加上其它的生活必需品消費。大學生已經成了某個產業鏈中最主要、最廣泛的消費群體。
雖然我們不知道教育產業的利潤率有好高,但我們從教委擴招的積極性和干勁沖天的精神頭來看,教育產業的利潤率還是比較可觀的。為了自己的利益教委才不去管大學生、研究生畢業后能否找到工作,先把學生家長的錢忽悠到自己的口袋里再說。大學生、研究生畢業后是去當保姆還是失業都和教委沒關系。
60%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研究生當保姆都說明了我們教育體制已經存在嚴重問題,而且問題沒有任何糾正的跡象。
你去看今年的招生廣告,每個大學依然是把自己的專業吹的天花亂墜,吹噓學生畢業后前途一片光明,就業形勢是大好不是小好而且是越來越好。現實與諾言是如此強烈的反差,教育的主管部門——教委應該如何解釋?
過半數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研究生無奈當保姆,不但是這些學生時間和金錢的損失,也是家長的巨大包袱;更是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誰愿意化了巨大代價卻不能學以致用?
大學生上街擦皮鞋、60%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研究生當保姆,不但是社會資源的踐踏和浪費,而且還會成為誘發社會動蕩的導火索。老實人的大學生上街擦皮鞋、當保姆。不老實人的大學生會不會鋌而走險?用學到的知識去干壞事?
大量的大學生、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只要有很少比例的人去鋌而走險做違法亂紀的事,社會就會動蕩不安。
大量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根本原因是教育體制的壟斷和僵化,在社會其它資源都能按照市場體系進行調節的時候,教育這一壟斷的資源,卻一直被教委獨家壟斷。它可以不顧社會的實際需要量,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擴招。近幾年大學生、研究生數量急增。教育資源被教委獨家壟斷,只有它能頒發文憑。至于費盡心血得到文憑的人,是上街擦皮鞋還是去當保姆和教委沒關系。
不管是大學生上街擦皮鞋,還是60%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和研究生當保姆都說明了我們的我們教育體制已經病入膏肓,不盡快改變這種壟斷、僵化的體制,我們不但要培養出更多擦皮鞋的、當保姆的研究生,也許還要培養出更多的馬家爵式的研究生、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