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面相比,二面有3個面試官,而且都是公司高層,他們在另一個發問的時候有充足的時間去衡量你的答案,以及想下一個問題,所以你必須保證自己做得邏輯縝密,不然對于這些火眼金睛的人來說,你就會被打成篩子,錯漏百出,而且必須對整個過程的節奏有心理準備,我現在回想起來基本上每個問題的思考時間不會超過2秒。而且我的確全程處于下風,在一面的時候,我會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故意放下“陷阱”讓面試官感興趣追問,當然,這些所謂的陷阱你都得精心設計好,畢竟對方只有一個人,你完全有能力處于主導地位,這樣很大程度可以展現你最好的一面,但這一切在二面里面都是浮云,不可能有這個機會給你。最后一句:二面是決定你成敗的最關鍵一環。
推理測試(40%):(這一輪里有40%的被淘汰)
二面一周之后,等到了讓我去參加RT(reasoning test)的通知,給了我充足的時間去準備:4天,但這恰恰又是最不需要準備的一環。整個測試一共有3部分:小學水平的數學應用題15題,看得眼都暈了的文字推理10題,和網申時差不多的圖形推理題15題。對于頭兩個,真的沒法準備,對于最后一個,還是把99題的題庫再重溫一次。整個考試的時間是65分鐘,推薦先做了第一第三部分,因為很簡單,可以剩下時間給最麻煩的第二部分,慢慢斟酌,你可以把速度放得很慢還能有足夠的時間檢查。但為什么說這么簡單的測試淘汰率還是有40%?
因為卡人的并不是測試本身,因為二面之后所有面試者的次序已經排定,RT只要過了合格線就可以,下面我就說說參加RT的同學的四種結果:1,最糟糕的:RT本身掛掉···就是說光是這個筆試就沒過線,那真是沒辦法了;2,夠糟糕的:進入waiting list:RT過了線,但是進到了備胎名單,只能祈求前面的面試者給PG thank you letter了,但也不奇怪,我感覺waiting list靠前的同學還是有希望的,畢竟問題是兩面的,我們覺得PG神,但拿到PG offer的同學也不是善類,分分鐘可能有投行、咨詢、大國企、央企、公務員之類的好出路,又或者出國,所以,有那么2、3個拒掉PG也是正常的,之前經常有人1、2月接到PG的offer call補招;3,最好的:拿到口頭Offer,這部分僅指那些由老板們打電話通知的同學,屬于面試分數很高的(這一點是可以確認的,因為我的面試官說的),老板們希望先了解你會不會take this offer,以及你的preference,方便安排好將來的規劃,這么下來就可以確定剩下要招的人數、要找的人是去哪兒、哪個sub-function;4,蠻好的:等集體通知,也是進入offer list的,但等上面那種安排規劃好了,才集中通知。
時間軸:
不得不說的是,這個過程真的很折騰,等待時的確讓所有人都經歷了一種不斷懷疑自己的絕望境地,所以還是想說說大概的進度,讓后來者有個參照(拿我自己來說吧):10月7號完成網申,10月15號參加托業,10月21號參加一面,11月11號參加二面,11月21號參加推理測試,11月25號拿到oral offer?梢韵胂笃渲械牡却^程,那真是一次一次地絕望,一次一次地自我懷疑,不過這都是二面之后很普遍的心態,因為之前也說了,一面的目的是為了充分發現你的優點,二面的目的就是為了全面發掘你的弱點。Anyway,整個過程就是如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