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88天,我終于收到了第一份offer,第90天收到第二份。最后選擇了第二份。

我是一名“海歸”,沒有工作經驗的“海歸”,這樣的“海歸” 可以直接與“海帶”畫上等號。要命的是,我性別女,我從來都沒有任何性別歧視,也從來不服輸,但是為什么要提到這點呢,因為這三個月的經歷!按簖g未婚女青年”再背上一個海歸的稱號,找工作真的是難上加難。從3月15日回到祖國的懷抱,到6月11日接到第一份offer,整整88天。因為有看到過一個海歸寫的文章,找工作整整找了161天。熬過之后,回頭想想,也許自己還算幸運吧。
也許,很多人覺得我這是無病呻吟,但是我相信和我有共同經歷的朋友,一定能體會我的感受。我寫這篇文章也不是為了炫耀或是抱怨,只是描述一個事實,描述這三個月的心路歷程。
先來介紹一下,我的基本情況:我是某211院校的小碩,學工科的,研究生期間參加了學校與法國一所工程師學校的交流,在法國學了兩年之后,在法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里實習過半年。法國的教育體系,大家可能比較陌生。這里就簡單一句話,法國的工程師學校比大學要好很多,我所在的這所學校排名從沒下過全法前五。但是沒用,國內沒有人知道這所學校,而且工程師學校從法語直接翻譯過來是xxx“學院”,所以受到歧視也就不足為奇了。在法國學習結束,拿到工程師學校的文憑,等同于碩士學位。然后三月份回到自己的學校,準備論文的答辯,邊找工作。
剛回到家,當然是很爽,很興奮。但是這樣舒服的日子過不了一個星期,壓力就來了,準備論文,找工作,而且6月份就要畢業了,一個“海歸”,又拿著雙碩士的文憑,找不到工作。我其實覺得這個也沒什么太大優勢,但是“輿論“,就是所謂親戚朋友的閑話可是會越來越多。三年的國外生活,我已經對“流言蜚語“滿不在乎,可是,我的父母呢??他們不能啊,他們承受著輿論的壓力,我也不好受。開始投簡歷了,應屆生網站以及三大招聘網站,每天除了寫論文,就是上網投簡歷。其中招聘會也去過幾次,我的經驗就是,不要去社會上的招聘會,沒用。
再說一下我的求職意向,我雖然是學工科的,通信類,但是我不是很喜歡自己的專業,總是幻想能干點與人打交道,不需要整天對著電腦的工作。在法國的時候,我就當過中文老師,去街頭發過報紙,還去巴黎迪斯尼面試過?墒沁@個幻想在一開始,顯得是多么的不切實際。投了許多著名的管培,都是杳無音訊。也許是覺得我太老了,不適合去培訓了。 |